商王朝(約前16世紀—前11世紀)是繼夏朝之後,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時代。夏朝之諸侯國部落首領契因被封於商,所以他的後世子孫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后,將自己建立的王朝稱為“商”;至盤庚,又將國都遷往殷,所以商朝又稱為“殷”。經歷17代31王(共510年)後,末代君王商紂王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而亡。 滅亡原因: 1、商朝後期,絕大多數奴隸主貴族的生活奢侈腐朽,而且對待奴隸十分殘酷。如人祭和人殉等;
9 |9 I1 d7 o1 ?: m* L9 C2、奴隸主貴族對平民和奴隸們的剝削和奴役日益加劇,階級矛盾激化;# E$ W: N/ f9 @# J2 |1 _+ i
3、商朝統治者連年對外進行戰爭,大規模地對夷方用兵,國內的青壯年幾乎都被徵發,加劇了國內的矛盾;
( D& T. e: K$ ^% N4、戰爭俘獲的奴隸太多,他沒有處理好奴隸的安置,導致了大量的奴隸反水。 5 r. \: V0 ]" n3 p: k9 }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