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註冊時間
- 2012-1-30
- 精華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米币
-
- 最後登錄
- 1970-1-1
累計簽到:6 天 連續簽到:1 天
|
白琵鹭是大型涉禽。白琵鹭体长为70∼95cm,体重2kg左右。黑色的嘴长直而上下扁平,前端为黄色,并且扩大形成铲状或匙状,很像一把琵琶,十分有趣。虹膜为暗黄色。黑色的脚也比较长。夏季全身的羽毛均为白色,后枕部具有长的橙黄色发丝状冠羽,颜色为澄黄色,前颈下部具橙黄色颈环,额部和上喉部裸露无羽,颜色为橙黄色。冬季的羽毛和夏羽相似,全身也是白色,但后枕部没有羽冠,前颈部也没有橙黄色的颈环。
2 }& _! n2 D* M- K 生活习性
8 R( [" ?2 b. I2 y* ]( ~ [ 白琵鹭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区的河流、湖泊、水库岸边及其浅水处;也栖息于水淹平原、芦苇沼泽湿地、沿海沼泽、海岸红树林、河谷冲积地和河口三角洲等各类生境,很少出现在河底多石头的水域和植物茂密的湿地。常成群活动。偶尔亦见有单只活动的。休息时常在水边成一字形散开。长时间站立不动,受惊后则飞往他处。性机警畏人,飞翔时两翅鼓动较快,平均每分钟鼓动达186次左右。飞翔时常排成稀疏的单行,或成波浪式的斜列飞行。既能鼓翼飞翔,也能利用热气流进行滑翔,而且常常是鼓翼和滑翔结合进行,在一阵鼓翼飞翔之后接着是滑翔。飞行时两脚伸向后方,头颈向前伸直。主要以虾、蟹、水生昆虫、昆虫幼虫、蠕虫、甲壳类、软体动物、蛙、蝌蚪、蜥蜴、小鱼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,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。觅食主要在早晨和黄昏,也常在晚上觅食。还结成小群,偶尔也见有单独觅食的。多在不深于30cm的水边浅水处觅食,在海边常在潮间带和河入海口处觅食。繁殖季节有时飞到离营巢地10∼20km的地方觅食,甚至有的到离营巢地35∼40km远的地方去觅食。觅食不是通过眼睛直接捕食可见食物,而是一边在水边浅水处行走,一边将嘴张开,伸入水中左右来回扫动,就像一把半圆形的镰刀从一边到另一边来回割草一样。嘴通常张开5cm,嘴尖直接触到水底,当碰到猎获物时;即可捉住。有时甚至将嘴放到一边,拖着嘴迅速奔跑觅食。
+ D: ~1 {% }- J! N% s% b 特征
$ G2 Q, Q, c5 }- r1 O1 \ 特有的琵琶型的大嘴是琵鹭类鸟类共有的特征,长得很像可能混群的黑脸琵鹭,与黑脸琵鹭比较,白琵鹭显得体型稍大一点,而且脸部黑色少,琵琶型的嘴末端黄色,面部裸露的皮肤黄色,由眼先到眼睛有一条幼细的黑纹。繁殖期的白琵鹭有明显的冠羽,冠羽和胸前的羽毛沾黄色
0 q' S6 Y9 n5 J1 W0 I+ q k/ N3 _ 食物7 h: o9 t& B) k" W
滩涂湿地各种细小生物,琵琶型的嘴有如探雷器,帮助他们发现食物,相比于鸻鹬类细长的喙琵鹭的嘴更适合发掘浅层的食物。
4 L! E/ k- b2 j' R6 [ 繁殖
e- J0 U+ o# p7 M: H* I- t D 在我国北方繁殖的种群均为夏候鸟,春季于4月初至4月末从南方越冬地迁到北方繁殖地,秋季于9月末至10月末南迁。迁徙时常呈40∼50只的小群,排成一纵列或呈波浪式的斜行队列飞行。通常鼓翼飞翔,偶尔也滑翔。多在白天迁飞,傍晚停落觅食。在我国南方繁殖的种群主要为留鸟,不迁徒。繁殖期为5∼7月,此时常发出象小猪“哼哼”一样的叫声,以及兴奋时用长嘴上下敲击所发出的“嗒嗒”声。成群营巢,由几只到近百只组成。有时也与鹭类、琵鹭类和其他水禽组成混合群体营巢。通常营巢在有厚密芦苇、蒲草等挺水植物和附近有灌丛或树木的水域及其附近地区。营巢于干旱的芦苇丛中或树上和灌丛上,有时也置巢于地上。多在低海拔的平原地区营巢,但在亚美尼亚也发现有在近2000m的高原湖泊营巢。营巢位置和觅食地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远于10∼20km。巢彼此挨得很近,一般1∼2m,有时甚至彼此紧挨在一起。巢较简陋而庞大。通常用芦苇和芦苇叶构成,有时也用部分枯的树枝,内放草茎和草叶。营巢位置可多年使用。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。每窝产卵通常3∼4枚,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5∼6枚的。卵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颜色为白色,具有细小的红褐色斑点。通常间隔2∼3天产一枚卵。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,但直到卵产齐为止,通常都仅晚上孵卵。孵卵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,孵化期为24∼25天。雏鸟为晚成性,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育,喂食时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嘴中取食。45∼54天左右雏鸟即可飞翔,但此时并不离开亲鸟,而是在亲鸟带领下逐渐开始自己觅食,亲鸟在开始时也喂食,但以后逐渐减少,直至停止喂食。* G7 R6 o2 x; N, R
分布现状
5 O' s, W" M) ?3 ~: F. i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。一般不常见。夏季或许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天山至东北各省。冬季南迁经中国中部至云南、东南沿海省份、台湾及澎湖列岛。冬季有过千只成群于鄱阳湖(江西)越冬的记录。白琵鹭在国外,繁殖于欧洲、印度、斯里兰卡和非洲北部海岸;越冬于马里、苏丹、波斯湾、印度、斯里兰卡,日本南部等地。全世界共分化为3个亚种,我国仅有指名亚种,分布于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台湾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广东、香港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等地。其中繁殖于新疆、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甘肃、西藏等北部地区;越冬于长江下游、江西、广东、福建和台湾等东南沿海及其邻近岛屿。 目前世界上白琵鹭的种群数量约有三万一千到三万四千五只,但各地的种群数量普遍不高,多数国家都只有很少几百对繁殖种群,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。在一些国家,如罗马尼亚,则已经完全消失。据1990年和1992年冬天在亚洲的调查,1990年冬季种群数量为8005只,其中我国有763只,1992年冬季种群数量为一万零三百六十六只,其中我国为892只。
4 \* a$ e3 h) C. u& g% d I) w
" r8 \+ ^& t! b7 ?* f: A
0 _+ N# h* c. D5 d( Y1 ~. \2 y9 [
! T) w o- D n& ~1 B) v# u; P7 y) R' x
6 ?$ ^" @( g: k& p* S1 p& m" q6 b/ u1 g. L5 z3 |1 ~
# T& I3 J8 y: @- \- \2 C$ w" G
3 V! v: l. ^3 s* a. g3 u
2 s0 {& K, `" f( ?- C9 \
" U2 v* t" X+ I* K7 G$ E! K, D. ]5 d. y, R. D
~$ H" a8 ]: G
; K. f0 t* z) @% H
+ Z( [3 l, @: V; C
' [$ j# B t) U% m- Q+ j8 A
' R! Q5 c' o8 p) q
) q5 W# g3 g' g6 {- i. f% b. W9 b# Z9 y& Z, o( q) L
( C& m0 h) h/ c+ s8 b7 g
0 {, A1 l0 H7 }" u! d* G3 w" z% o
+ s+ ~- L6 @( f, [$ H1 m5 z% g1 E p, ^6 U. G: |" q- w/ X n1 J
. ^3 G8 m" M0 s. N, D
7 W( M% K/ _. |
z2 F; q* w5 V# E' A0 h7 n# s- o2 z( J+ @
* b, e# p5 G* K5 Z+ ]6 S
( f8 m' n9 F6 n9 D+ u
2 _' H3 g- k* M+ \
& D/ N* _: e" T r. J/ f' u- c/ R! u5 [- y: i2 B S
8 P0 F" _. n2 ^: ]2 Z
. b/ c3 ^2 `" H% D. K8 v- X
; \0 [3 q5 P2 p9 |5 q7 E' h- m
) v* G- ~3 Z6 P" ~& ~, T) h2 @8 B) [$ R |8 v# {/ ^
, _6 B) u! U9 R6 I9 Z
9 @$ J; s; C9 j7 f1 Z
& r5 n# _: B; L0 [' f$ F3 O( S! U0 x3 Y. W" d8 F% P
2 Q2 J, i' k0 P5 K% U/ g
, B5 ~+ S/ g" o6 O! |0 Q/ P$ l, R L/ f/ L1 p# m
. [, D- k- }1 J& b8 @$ Z4 H2 ?; ?% k
3 ]( v& \5 L$ r( ^) c$ _
2 f) G+ g/ a# k& f6 @5 e, P9 `: ?+ H, P( C. q7 K
4 v4 a( L$ G# a& i9 _) j" o2 S2 N: B' w0 e7 d& \% R) Q6 y
8 s6 `2 `- C6 `% S" N# _9 B( ~4 k- m* |* J1 f6 W
7 M' }$ S, V; D/ y+ l: b7 y; n* O% y7 |: n! L2 h9 T# H
* z/ d0 B* U7 F: r. @" E' F* o% G! Y9 J3 ~5 G! f0 R, Q2 n
% N+ c, W* F' f: V7 b: P+ d5 j* }7 f( Q
- J# `" z! g: X8 ~6 K" Y3 F, d/ E
1 G( V* p7 F8 _! I7 b! K, ^' _& K G4 t: J0 m) }
0 ?- I! K' ?3 s8 i* M
, J' m. C* z. }) l' o
' P, z/ i% B8 y% a4 ]) Q$ \ v6 }' N7 e5 {, c
7 R2 Z$ g% m1 w2 d" l+ f+ z% z
' |$ m9 A2 S* |+ @
, P4 L6 B! W/ Z8 S0 o: M, m- P, m1 z% i
4 L* r; s! P- j8 E
: W+ S. [. A" N u- L m# A" F) ]5 T' v# Q! n9 q
! f: ~) u: B1 k0 n t. N
# P$ b) T' u6 t6 K% y+ ^
2 P4 t2 W! i) p. P) ^) w9 A- \+ [5 ~! }1 t
0 U$ {. u9 r8 z
( z: I( |9 A( U" s+ R
2 b! V- b5 H d
; K; p& h6 O+ [0 a0 V4 v5 p# p, v) e! l
) c9 x) l: Q0 Y
% b) m# s7 Z6 ]. P: A
* d5 O, V; @* [4 s; Y, ]- ]$ o
; m6 v+ g. M8 L# _. v2 `! U. C E8 v% o j9 h
( Z4 D! h) ?/ |1 q+ N% L. O
, s! z& C$ I0 h' s- ?% o, X7 Y
|
評分
-
查看全部評分
|